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1000字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是一本由马威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一):评《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
书内容和结构都很简单。
全方位描述了全职妈妈困境;全职妈妈的挣扎……
在最后读者看到了她们找回自我……
女性看似有选择 却是有选择范围的选择 这范围的界定还不是在女性手里……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活出自我 愿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我。
书中引用了很多作品影视 除了作者写的 我还能联想到房思琪,「他为什么打我」等等作品。第二本强烈推荐给遭遇家暴的女性 哦对了 家暴不只是肢体暴力 还有控制等……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二):探索,并不边缘
经朋友介绍偶然看到了马威女士的《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一书。应该说这是一本聚焦社会边缘人群的著作。与其说是人类学,不如说是一部杂学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都有涉猎,覆盖了全职妈妈这一群体在社会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有这一群体的思考、挣扎、探索、适应、反馈,同时,这本书也对现代社会如何包容、接纳、滋养全职妈妈这一群体,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家庭、社会中的作用;对男性在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角色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应该如何分担家庭责任而不仅仅局限于挣钱)。
全职妈妈的出现与这一群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作者所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产物。我非常欣赏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尤其是承认社会主义改造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意义。事实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至少一半时期(40年左右),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是经得起考验,并且可以说是令西方羡慕的。社会主义国家给予妇女权益以充分的保障,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育儿、休闲娱乐等诸多方面,中国妇女都有着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同时,在对国家的贡献方面,巾帼英雄辈出。全职妈妈这一群体的兴起,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阶层、分工出现重大变化,社会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的体现——至于积极消极,只能说冷暖自知。由于这一群体的新起,伴生而来的也是诸多问号,如何调适各种纷繁的关系,这本书可以说给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几十年,这个问题还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能够结束全职妈妈各种矛盾的,一定是完善的、能够消弭各种在社会和家庭中饰演不同角色的男男女女们的焦虑、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而这,只能由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来实现。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三):全职妈妈们的出路在哪里
女性作为弱者, 需要被关注, 被看见, 被支持.
我自己作为一个职场妈妈, 深刻的理解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意味.
中国政府一方面大力提高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 整体来说女性因为可以选择在职场打拼还是开拓了很大的空间与选择权. 但确实有蜡烛两头烧的情况, 白天要上班, 晚上要家务和育儿. 一方面男女同工同酬 和 女性职场上升空间还是有一点窄, 女性因为育儿导致精力不足够分配到工作上的事实, 女性从事服务业等原因, 也导致女性普遍薪水较低. 因为薪水更低, 对家庭的贡献更少, 作为女性更加擅长, 所以在女性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情况下, 家务和育儿的工作也自然就落在女性头上. 而男人作为既得利益者, 有意无意的淡化女性事实上在打两份工 (职场和家务育儿)的事实, 整整一两代女性都是做了牺牲.
在过去的年代(60年代到90年代初), 在厂矿企业单位大包大揽的情况下, 单位有托儿所 幼儿园 医务所, 还有单位宿舍, 有些还有子弟学校(9年义务教育), 那时候上班也不需要996, 上班通勤路程短, 娃的接送也相对简单, 上小学了就都是和邻居家或者自己家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去的了, 不用大人接送. 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下, 绝大部分家庭都是双职工, 孩子呢就集体养育, 家务呢就大部分还是女性在做.
进入千禧年之后, 随着国企下岗潮, 这种单位包揽的养娃模式日渐式微, 慢慢往社会化 家庭化养育转化, 成本越来越高, 另外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 男方的收入养活一家人也能负担了, 慢慢全职妈妈们就多了起来, 也就有了马威的这本书, 做了一个相当全面的观察.
我读这本书有两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富裕家庭的某全职妈妈, 没有固定金额的零花钱, 老公利用节庆红包的发放来曲线影响他不认同的老婆的行为 (参加公益项目等). 这个例子里面的老公, 是比较大男人主义的, 希望老婆在家当金丝雀 围着灶台和孩子转, 不希望老婆有自己的想法. 另外一个是"养育孩子需要一整个村庄", 集体养娃, 社会化养娃.
马威这本书写了非常全面, 9个章节很面面俱到了, 当然在这么薄的一本书里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每个点都提了一些, 作者分享了很多延展阅读资料, 可以扩展来读. 至于解决方案, 很多也是需要整个社会来提高的, 当然个人也要先有相应的认知.
我自己总结的几个方向 (当然有点乌托邦的意思, 姑且做个梦):
1. 社会化养娃 - 托幼机构: 设置从3到6个月开始的普惠非盈利甚至长期来说政府包揽的托幼机构(也可以只送半天), 解放职场妇女及全职妈妈. 目前小学之前的养娃都是靠个人, 这部分成本其实蛮高的. 可以召集或用政策引导50岁之后的退休大妈去托幼机构做义工/志愿者. 如果(土地)场地由政府免费或低价提供, 租金和人工都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 又不允许利润太高, 这种托幼机构是可以非常低成本运作的.
2. 社会化养娃 - 活动场地: 设置宽松的安全的公益性质活动场地, 就在住宅附近步行可达, 比如建筑条例里面像规范日照小时数那样, 强制要求配置相当比例的土地面积作为育儿场地, 包括篮球场等运动场馆, 儿童爬梯 和沙坑, 无障碍通道(方便推行婴儿车). 就近入学有个好处就是同学们大家都住的近, 放学了可以一起户外玩耍.
3. 社会化养娃 - 饮食及家务: 开发推广方便煮食的婴儿辅食等. 中餐做起来是非常复杂的, 要在社会上推行一个共识, 接受一些简单食谱, 全职妈妈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去准备一日三餐. 电器普及起来, 蒸烤箱 洗烘一体机 吸尘器这种不需要消耗太多人力的要及早用来解放妈妈们. 有消毒水及高温其实就可以杀毒了, 为什么要手洗袜子呢.
4. 妇女权益保护及税收支持: 学习日本, 全职妈妈有权分一半退休金. 学习德国等欧洲国家, 家庭结构里有全职妈妈的, 有退税支持, 最好是退到全职妈妈的个人账户哈哈. 或者国家给全职妈妈按照孩子的个数发补贴. 包括医保养老金什么的.
5. 灵活的就业小时: 可以打散工.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读后感(四):全职妈妈无处安放的压力,聚焦这个被社会忽视的边缘群体
1.你会选择全职吗?按理说,职业才有全职和兼职之分,妈妈本不是一个职业,现在却有了全职和职场之别。
一个女人一旦成为了妈妈,她就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天真的幻想被现实冲击,很少有人能够心态坦然无惧。尤其是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通过参加社会工作,我们的女性得到了难得的认可。这是时代的一种进步,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
然而,困境依旧在。尤其是,那些生完孩子之后,为了照顾孩子,没有办法出去工作的妈妈们,她们转变了战场,却有时候丢盔弃甲,更甚至,有的会在全职的过程中,惨烈地遗失了自己的大后方。
孤独焦虑,无人能助。深渊在旁,内心沧桑。
当妈妈真的不容易,职场妈妈通过工作,好歹能比较明确地实现自我价值。可全职妈妈,一直承受着无人能解的委屈。一旦一个妈妈选择了全职,她的身上,大概率就会被贴上懒惰、不独立、落后等等的标签。就连家人,有时候也会不经意地挖苦。
我一直都知道全职妈妈的这些无奈,我也庆幸,自己还有个工作,至少有放空自己、提升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但是,当我读完人类学博士马威的这本《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后,我心中倒多了一份释然。
原来,哪怕是上班,也都不可避免那些全职妈妈们将要面对的困境啊。这是我们所有生育后的女人们,所要共同面临的困境。这困境,既打击了我们,又重塑了我们。
对每一个女人来说,生育,都是一次涅槃。而涅槃的关键,在于对自我的探索。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这本书我读得很慢,是因为,实在是有太多的情绪,需要慢慢地消化。我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产后休息,深知育儿初期所要面临的各种艰难。我更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被伴侣歧视和打击的各种痛楚。自我怀疑、焦虑、孤独,种种情绪,萦绕在妈妈们的心间。
我在马威的这本《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著作中,看到了小区里无数全职妈妈们的现状,这些隐退于社会边缘的人群,她们默默无闻,却提供了巨大的价值。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这种价值,不被人看到,以至于“全职妈妈”不管处在什么群体中,都很难为自己发声。
作为人类学博士,马威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写得很学术,但她没有。她用这种更接地气的采访的形式,为大家剖析全职妈妈的困境,剖析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以及全职妈妈走出困境的方法。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知道,全职妈妈之所以选择全职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不想出去工作,更多地是无奈的自我牺牲。她们都是“跳桥的胖子”,用自己的付出成就了整个家庭的发展。这本应该是我们心怀谢意的,但种种恶意的揣度和讥讽,让全职妈妈们的生活,更陷入到了无助的境地。马威为全职妈妈正名,我们更了解全职妈妈,也便能够更加知道她们到底牺牲了多少。
全职妈妈,是当代的西西弗斯,每天家务连轴转,却鲜少有人能够发现这其中的伟大价值。这些琐碎的事件,实在是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全职妈妈就陷在这种空虚中,沉沦。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尤其费妈。妈妈们整日冲在教育的第一线,孩子的成绩,成为了检验全职妈妈成果的重要标尺。
看似清闲,不愁钱花的妈妈们,她们实际上,才是最难财富自由的人。长久以来的成就感的缺失,安全感的匮乏,让全职妈妈们戴上了镣铐。到底这困境该如何走出去呢?
《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让我们首先看到困境本身,我们只有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才能够进一步地找到应对的方式。
认识自己,是改善现状的第一步。从决定是否全职开始,到一系列的自我规划,全职妈妈要经历重重考验,同时,全职妈妈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来改变自己的心境。
心境变好,生活才有变好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之上,拥抱更好的亲密关系;适当地发泄,找回真实的自己;取悦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转换思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自我提升。这些,《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都有详细的叙述。
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全职妈妈这么辛苦,这么没有地位,那是因为,各种社会舆论的裹挟,以及制度的不完善。在整个婚姻的经营中,女性都处在明显劣势的状态,相比于男性对家庭的付出,女性的付出更加隐性,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
当下的低生育率,也着实显露了婚姻的种种困境。女人不敢做全职妈妈,不乐于去做全职妈妈,主要还是因为制度层面上考量。缺乏经济的支持,女人们更是寸步难行。
有一部分的西方发达国家,就通过给予生育补贴的方式,来支持女性在生育之后所要面临的一系列困境。
只有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国家能给予有力的支持,我们的全职妈妈才能更安心地照顾家庭。
目前我们要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等待制度的健全又不知要等感到何年何月。很多妈妈自发地组织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就像马威博士采访的众多“童府妈妈学社”的成员一样,她们跨越了无数艰难,最终因为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现状得到改善。
无数的全职妈妈们,更广义上来说,所有的妈妈们,你们不仅仅是妈妈,同时,也是有思想的女性。妈妈不应该总是处在被牺牲的位置,她们值得被我们所有人,好好爱护。
致敬,所有的妈妈。对那些还身在困境中的妈妈们,我要把这本书献给你,它就是——《你的名字,不止是全职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