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网

位置:日记 > 分享日记

会稽兰亭寻墨香

时间: 2014-09-26 23:08:36  分类: 分享日志  天气:晴天 
喝早茶的时候, 琳芳问昨晚你跟度娘谈了那么久,今天去哪?我说去兰亭吧。她说有故事?我说是,如王羲之与谢安的王谢之交,王献之与表姐郗道茂的爱情悲歌,王凝之与谢道韫的不般配夫妻关系,等等,等等,只是这些都应该是附属品,咱们应该去寻墨香,看一看产生《兰亭序》的地方,何如?好!于是“铁三角”欣然前往。
——题记
兰亭,位于会稽山兰渚山下,也就是如今的绍兴西南方向十几公里处。据传,春秋末期,越国君王勾践种兰于此,后又在此设驿亭,故得名兰亭。
后来,东晋王羲之居住于此,写下著名一序——《兰亭序》,从此兰亭随着王氏书法,一路显赫至今。
魏晋的闲逸之风,一直为后世文人墨客称道,追求田园之乐,享受自然风情。只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隐逸的不只是粗鄙之人,多为饱读诗书的绅士或有修养的人。武陵人偶遇的桃花源,我想是陶公的神往,也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糅合,既然心有所想,即便遥远,也定有这样的一个处所,百姓的欢愉之地。据传,王羲之的七公子王献之就是绅士的代表人物,平日里接人待物如和风拂面,衣着装扮飘逸考究。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火,他毫不惊慌,等着侍从来搀扶才缓步走出去。听到这段描述,觉得未免做作,若大火烧身,也稳坐不动吗?那岂不是没有自救意识的代表吗?身体
发肤受之父母,天灾人祸面前应该保全血肉之躯,而他居然如此愚顽,我想这该是杜撰吧!脑海里闪现他长发长衫,旖旎而过的身影。

兰亭,在今天绍兴西郊,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永和九年,兰亭的主人王羲之邀请四十二位名仕,齐聚兰亭,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诗人雅士们进行了赏春踏青活动,其中曲水流觞是当日的主题活动,一条“之”字形状的小溪,雅士们分坐两边,由侍从将酒杯放于荷叶之上,顺流而下,流至谁的手边,托起饮酒,作诗一首,当天不知作诗多少,后集结成集,王羲之为此作序,也就是《兰亭序》。
书本之序,定是此书的主体思想,更兼书法家御笔,更是弥足珍贵了。只是,时代流传至今,此序不知去了何处,自从唐太宗从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手中骗走之后,请各路书法家临摹后,便不见了真迹。如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亦是唐本。兰亭的王羲之祠堂里也是历代书法家的临摹作品,因是外行,看不出行云流水的随性,也看不出临摹的欠缺,只是在阅读的时候,品位字字珠玑,魏晋雅士的清淡之风拂面而过,沁人心脾。
当年,那样的一群人,避乱而未消极,清淡而未乏味,整篇序言读下来,那是对天时地利的歌颂,对人生生死的感慨,也是王姓族人积极的入世情操,对今天的我们也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对古人,可追忆,可敬仰,但对今天,还是要积极地把握,用最真的心融合,生存。生活,生是过程,活是态度。。。

漫步在兰亭,虽说碧水蓝天翠竹青山相伴,只是心还是空落落的,我跟琳芳说,斯时斯景,总有欠缺,她说你在追求你内心营造的完美。是啊,整个兰亭,景太空,物太少,感受了大自然的空旷,只是缺少了一些让后人缅怀先祖的实物,墨香过于清淡,叩问自己的心,我想
是自己要求甚高了吧,原作已经仙化,如今也只能陈列这些摹本了,自然环境在变化,当年的“曲水流觞”盛景变得平淡,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如今的人,已不复当日的风雅....
幸好还有数条芳园小径,让我们在几分怅然之时,沐浴着江南的和风细雨畅想曾经的诗意生活,琳芳与嘟嘟实时地文艺一把,模仿曾经的诗酒生活,顺水漂流着他们的矿泉水瓶, 口中吟诵着在沈园两人共同合作的《钗头凤》——少年,不知愁,爱情有,清凉油.....嘟嘟很爱琳芳姐姐随身携带的六神清凉油,状如唇膏,啫喱透明,实质止痒,蚊虫咬过,一抹即消.....

黄昏来临,带着些许失落,走过草亭,经过墨池,看过鹅池,离开兰亭,我跟琳芳说我失落了,她说咱们拍写真了。这就是只有我俩才能听懂的对话。中途因为兴味索然,我们便开始信步山脚下,开始拍摄一些照片,琳芳真是一个派头十足的摄影师,拍背影不许静止,要徐徐走动,不时来一个转身,拍正面不许死盯镜头,拍侧面,不许笑得烟火味太重,也不能笑得过于离尘,从此明白了配合真的是一件极为艺术的活儿。后来在兰亭古驿道边,发现了一扇破烂的木门,她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她说,姐,你为此而打消你的那点子不愉快吧,这扇门太适合你了,话才出口,已经按下了快门,她说这样的快速度是为了找寻那种不经意的最自然的感觉.....

作者信息

昵称:黄昏晓
性别:女
去Ta空间看看

最新评论(0)

黄昏晓的日记

精选日记专题

日记分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