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网

位置:日记 > 心情日记

真情的书写与诗意的坚守

时间: 2014-10-22 04:17:00  分类: 心情日志  天气:晴天 
散文家谢枚琼先生有一天来电话,说湘乡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女作家泓,她既写散文,也写小说,已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并不出乎我的意外,更多的是一份喜悦

湘乡文脉深厚,尤其自近代以来更是人才辈出,可谓群星璀璨,蔚为壮观。大概是有这样一份底气吧,湘乡的作家大都出手不凡,湘乡的文学气象也自有一份难得的雍容和阔大。湘乡这些年的文学氛围非常活跃,听说当地也非常重视文学创作,一些作家在全国性的大报大刊发表作品,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振奋,也使我对湘乡的作家总是心怀一份敬意。雪泓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可谓得天时地利之宜,加上她自己的勤勉多思,她在创作上的收获是令人喜悦的。读她的作品,在收获这份喜悦之外,还有那份绵长的情思,更令人回味。

说起来,文学在这个时代的处境是挺尴尬的,因为远离功利和实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形式被放逐到很少有人关注的边缘位置。这使作家的处境也变得相当尴尬,再也没有那种聚焦性的关注,甚至还会遭到世俗的误解。世俗是一把磨人的剑,在功利之徒的眼里,辛辛苦苦地写一本书,哪有数钱来得痛快?一个作家如果经不住诱惑,他就会掉头而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工商社会的实利追逐中。不过,这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文学创作的业余性得到强化,在优秀的作家那里,还可以转化为创作的纯粹性。这份纯粹性很难得,这实质上是一种有深度的精神形式。这是我期待中的创作。应该说,这样的作家并不在少数,我身边的很多作家朋友就是这样在沉潜中创作的。在这样的情景中,我觉得雪泓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地方。从她的经历来看,毕业于职校,学的是畜牧专业,后来一步一步地通过高教自考,获得两张本科文凭,这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一份坚韧的定力。这份定力也是文学创作所不可缺少的。有这样一份定力,可以说是一个作家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雪泓与文学结缘很早,在读初中时就有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在读职校时创办文学社,后来调入机关做秘书工作,始终都没有放弃少年时的文学梦想一个人早年的文学梦如此根深蒂固,没有那份执着的情怀恐怕是做不到的。我很欣赏雪泓的这种态度,她是这样说的,“多年来,一直执着地认为,能说会写是现代女性的双翼,生活的色彩因而斑斓多姿,生命的旗帜因而高高飘扬。于是,爱上文学,爱上演讲,如饮甘泉,如醉如痴。无关物质,非涉庙堂,关乎生活品质和生命体验。读灵性文字,写平实文章,交率真朋友,做性情女子快乐幸福着,此生足矣!”我想,这是雪泓对文学和生命的朴实理解,也是她创作的主题所在吧。

在雪泓的创作中,小小说可以说是拿手好戏。她有一组十篇的梅花街系列小小说,都是以梅花街发生的故事作为题材,小说里的人物写得很鲜活,像呼吸着现实的空气,一个个那样栩栩如生。《本命年》写乡邻之间的纠纷与和解,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不过是人生中的插曲,最后一笑泯恩仇,只剩下善的人物和善的故事。《车殇》写一个美丽女人,她的美让一群男人产生美的幻觉,然而悲剧不可避免,随着那个美丽女人的离去,这些男人的心情大概在单调和乏味中又抹不去那份念想。《狗缘》里的故事其实整个儿就是一个幌子,关键还是故事里活动着的人物,而人物的结局多少是一个悬念,让人想起来那份心痛留恋也是挥之不去的。《夜来香》写一个爱的故事,然而人间的爱总是不完整,最后的收场是更深的悲剧,夜来香在晚风里飘荡,大概是主人公宿命的象征吧。《年夜饭》反映的是空巢老人现象,于伯就是千千万万父母的缩影,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盼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翅膀硬了,自由飞翔了。可随之而来的,是鸟儿的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白发苍苍时,于伯盼望的只是儿女回家团聚,吃吃饭、谈谈话。那张大方桌子寄托的是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情愫。当儿女和同事、朋友在豪华餐馆举杯畅饮,把酒言欢,是否想到垂垂暮年的双亲还在做好满桌的饭菜等待儿女的归期?《翡翠玉镯》写家庭的纠纷,在亲情背后裸露出人性中的某种残缺,这是更大的悲哀,然而里面的一些人物是如此扭曲,最后专家鉴定的恐怕不是那个地摊货色的翡翠玉镯,而是人性中的那份残缺。《第十个保姆》写底层劳动者谋生的艰难,比谋生更艰难的是对尊严和人格的维护,小说中的秀芝嫂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那种女人,却懂得尊严和人格的重要,她做人处事的原则是诚实和道义,她最后从主人的家里出走,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和自我尊严的坚守,在这样的底层劳动者面前,我们难道不应该向她致敬吗?《午夜铃声》有一种压抑恐怖的气息,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却是一个美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小说中黑衣青年的寻觅尽管出人意料,但落实到情感的真实上却是感人的。《黑玫瑰,白玫瑰》写一段黄昏恋的故事,两个孤单的老年人在经历波折后终成眷属,这可能是当前的一个社会性问题,矛盾的最后化解却是令人深思的。《舞魂》则抓住时下的广场舞热,通过塑造退休老干部包局长和群艺馆舞蹈专干唐老师跳舞、爱生活的形象,反映出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精神面貌。

大体上说,雪泓小说中的人物可能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人物,人物的真实性来源于作者的用心观察。这些人物尽管具有饮食男女的世俗性,却也有做人的基本担当。这些人物基本上以朴实为本色,他们的平凡可能也就是他们的骄傲。这是生活本身的真实性,当然也是小说的艺术化处理。应该说,雪泓的这些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情节的处理并没有刻意为之,却又不乏跌宕起伏的戏剧性。

雪泓在散文创作上也用力甚多,总体的特色大体上是真情书写。抒真情是散文创作的要旨,也有赖于作者本身的创作功力,这大概是散文之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想,雪泓应该是一个有准备的作家,她的散文创作基本上没有离开自己的生活,没有在生活本身的琐碎中失去观察的热情,这可能是她的散文大都真实感人的一个原因。《那个未打完的电话——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恩师胡耀松先生》是我最欣赏的一篇,作者对恩师的怀念一方面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也有不寻常的地方,因为她的恩师胡耀松先生在湘潭文学界是一个有点传奇性的人物。我与胡耀松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印象极为深刻。耀松先生似乎不修边幅,喝酒也算得上豪爽,这可能是文人的通病。我不太喜欢衣冠楚楚而又滴酒不沾的文人,说起来,这有点莫名其妙。不过,细细想来,大概与我自己生性拘谨有关,在内心里向往豪放旷达之士吧。我在一次会上听到耀松先生英年早逝的消息,心里不禁骇然,那么一个可爱的人物如今站在墙上望着我们,不再和我们推杯把盏,这使我怎么也转不过弯来。我也想到人生无常,然而这不是一个正当的理由,我的心有点隐隐作痛,宁愿相信一个人活着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耀松先生肯定在另一个地方活着。我想,在雪泓的这篇散文里,耀松先生的形象是那样栩栩如生,这就是一个人活着的另一种方式。这篇散文大抵最能显示出雪泓的创作在朴实中见真情的特色。朴实说到底是一种人生的本色,要真正写到位也不容易,这恰恰是当下很多散文所缺乏的。雪泓的散文多写亲情、友情和爱情,总体上有这么一份朴实和真情,这是她的一种人生态度。自然,所以真;纯洁,所以美;诚挚,所以善。这种美丽来自心灵,这种美丽叫与心同行,只有走入心灵的纯美,才是真正的美丽……不过,我也觉得,她的散文题材还可以拓宽一些,语言也还可以放开一些,散文之“散”的要义大概也在这里,散文的难度大概也在这里。雪泓的散文总体上以情见长,有一种别致的情韵,我想待以时日,一定会更上层楼。

我还注意到,在雪泓的散文中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自我形象,如果这不是误读的话,那就是一个作家在文字中的自我塑造。对散文创作来说,我觉得作家的自我形象大概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我在阅读雪泓的散文时不经意想到的一个问题。雪泓把她的这本书取名为《清泓心影》,我习惯性想到文如其人,大概这也是题中之义吧。当然,我与作者并未见面,也可以说只是隔着许多文字相互致意,文学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其意义也正在这里。

写下这些粗略的观感,权当为序。

作者信息

昵称:浅浅的伤感
性别:保密
去Ta空间看看

最新评论(0)

浅浅的伤感的日记

精选日记专题

日记分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