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网

位置:日记 > 开心日记

永不消失的民俗文化-乐乐100

时间: 2011-07-04 16:08:47  分类: 开心日志  天气:晴天 

永不消失的民俗文化-乐乐100

  一位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李英儒的见闻,她就是这样说的:

耿村,地处冀中平原,隶属于河北省藁城市常安镇,有1200余人,耕地1300亩。这里古为中山田地,明太祖朱元璋义父耿再辰死后封王葬此,派本县靳氏七人前来看坟守墓,渐渐形成村落。1987年—2004年,石家庄文联、藁城市文联(文体局)相继组织大型普查11次,发现男女故事讲述者230多人。1988年4月台湾金荣华教授前来考察时,惊叹这是“世界第一”。1991年耿村国际学术会议召开时,香港《大公报》称之为“中国故事第一村”。

2006年,耿村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故事家年事已高,新的娱乐方式不断涌入耿村人民的生活中,新一代故事家是否还有讲故事的热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耿村故事传承究竟是什么样的?面对急需抢救和保护的耿村民间故事,当地政府、媒体、学者都在做什么,而这些对故事传承是否有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踏上了耿村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可惜天公不作美,一早,石家庄就一直在下雨,但风雨并不能阻挡我前往耿村的脚步。只是让藁城市文体局的樊更喜科长、耿村靳志忠书记和耿村民间故事演讲协会会长靳春利跟我一起吃了苦,带着我踏着泥泞的土地,走访一个个故事家庭。耿村人是热情的,是开朗的,是快乐的,我想这也许就是耿村这里藏卧虎,拥有那么多故事家的原因,走在耿村看似平静的街道上,却感觉地下有一股民间文化的热火暖人心肺。

小故事家靳梅是我第一个访问的对象,虽然只有11岁,但由于她两年前参加录制了央视的一档节目,已是远近闻名的故事明星。她向我们讲述了两个关于鹦鹉的笑话,虽然这两个故事已是早有耳闻,但我还是被小靳梅超强的表现力所吸引。从靳梅身上,我们看到了耿村故事传承的希望

除了与其他故事村一样命名故事传承人外,耿村还命名了五个故事家庭(一家中至少有一个大故事家,两个中型故事家),还有故事父子、故事夫妻、故事兄弟等。我们走访了张才才和王发礼两个故事家庭,让人欣喜的是,在老故事家还保持着很高讲述量的同时,他们的下一代也已成为中型故事家,而张才才的孙子孙女也非常喜欢奶奶讲故事,虽然现在还有些羞怯,相信以后也会成为好的故事讲述人。

耿村一行,让我有了新的体验,原以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普及,民间故事讲述环境会日渐消失,民间故事讲述活动会越来越成为一种表演活动。可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耿村人是那么热爱讲故事,尽管家里都有了电视,但讲故事仍然是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活动,村里的外出打工人员,更是把故事带到了十里八乡,在保持耿村故事纵向传承的同时,达到了更大范围的横向传播。而政府的认可、学者的普查、媒体的宣传更成为耿村故事传承的助推剂,让故事讲述人们认识到自己故事的极大价值。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尽管民间故事传承在新时期出现了新特点,但只要有人有交流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故事讲述活动。

走在耿村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民俗学硕士生博士生,对于这些国宝级的传承人和文化空间,我们总是索取的很多,能够给予的很少,希望能尽我的一份绵薄之力,将耿村故事传播的更远更久。

作者信息

昵称:glbtass
性别:保密
去Ta空间看看

最新评论(0)

glbtass的日记

精选日记专题

日记分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