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哲理散文

抚笔也英雄

发布时间:2019-09-01 20:29:38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里的展厅中,有一张被岁月凝固了的脸,是鲁迅先生的朋友在他死后用石膏做的。它上面深陷的眼窝中,透露着一切通达锐利的目光,望着与他有关的或无关的远方的人们流露的若似无的深邃而无法言表的情意,谁又曾想到年轻时吟唱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不惑之后有这样失欢而无奈的脸容。但坚信,这张脸影响了整个时代;也坚信,命运的多舛和

  时间的流逝是最能彰显一个勇者的灵魂。

  这张脸又是如此的坚毅,刻印着那个岁月中,作为民族旗手的辉煌和弃笔从戎的坦然。这也足见‘纵马一生真汉子,抚笔激烈也英雄。’的志趣!尽管是石膏脸模,但在它刀削斧劈般的脸颊上,我们也可透过历史的硝烟,品味一位大家的沧桑过往和对民族的忧虑伤怀。

  鲁迅是最厌恶“洋场”的,但又偏偏选择了上海——这个“大洋场”。他想通过他笔尖的讨伐来还宇以清。于是就俯首为牛,勤耕了一生。你在呐喊,你在仰望,希望把关在“铁屋子”里的人全都释放。也希望改变“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的现状。这些理想却又使他无能为力,一切都好像凝练在那张脸上的深深的纹痕,为这张脸平添了一缕悲伤,抑或无奈。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鲁迅先生经历了家道的中落,从一个阔少到寄居他人篱下的转变,都成为以后笔下对穷困百姓的祝福。也成就了其脸上那深厚的仁义与博爱。温育了一个民族青年。这张石膏脸或许是冰冷的,但隔着玻璃展柜,或许会激起内心莫名的激动,可能也有愧祚。也恰恰是这点,这张脸好似是鲁迅精神的内在魂灵,其萦绕着他所关心的,以文字的律动,在东方升起一颗启明之星,辉撒神州。

  如果说在这张脸上还可以看出点什么的话,那就是淡淡的隐忧,是种散不去的愁绪。在鲁迅生命最后一段时间时,笔尖所书写的,显现出焦虑与急躁,对任何事都不耐烦。这不仅仅是对自己将逝的明了,更多的诸多实事的不能放怀。金庸曾在《神雕侠侣》中写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那么,这张脸绝对是侠义精神的外在显化,尽管为此而付出了一世的神思。史笔也最终在烟云青碑上深深的凿刻上了的名字,使之不能风化随尘。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号,在探讨人生的路途中,鲁迅挥袖长辞,他把他的长久的辛劳为基架,文字为血肉,凝聚成这张石膏的脸。其所散发的熠熠之辉,微词难言。

  相信这张脸将一直陈列下去!

散文推荐

散文分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