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精美散文

读一场山河文章,方可老去

发布时间:2022-03-01 15:00:07

  人世浮华好看,却坎坷不易,常常艰难而晦涩,充满疑惑不解,所以岁月如钩,黑发易白。

  不老是山河,广阔无垠,深邃不言,与人亲善而又满怀睿智。

  所以,自古以来,无解的人,常踏向山河,与山河为伴,把时光甚至是生命交给山河。

  读一场山河文章,方知天地之大,世间太小,人心太窄,岁月太近,匆匆只是愚见。山河太岳,云壑风清,水流天际,是有真味。

  前人或许对横呈的理趣一直神往。徐霞客一生行走,把山河诉说成文字,在他眼里,山河是一幅天地画卷,有诗有画,有亘古的哲理。踏遍山河,老死亦不后悔。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在追求与所逼之间,时时仰望山河,恣意行走,亦行亦歌,把山河吟成万古画卷。

  唐开元十四年,青年李白学诗练剑忽有所悟,对家人说,他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父母未加阻拦,由此开启人生阅读之旅。一日,舟行峨眉山间,正值夜晚,双峰之间吐出半轮秋月,山月之影又映落平羌江,随江流摇曳。见此景象,白李诗兴勃然生发,写下平生第一首山河壮美诗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后的寻仙游历,处处山河处处美,李白如痴如醉,每生千古流芳的诗句。一次,李白乘船出门访贤,一路赏阅,经当涂,过天门山,群山巍峨,船帆点点。他脱口吟出、:“天门中断楚天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比起世间是非曲直,大自然似乎更充满魔力,其中的美妙,常使人向往,欲辩忘言。官场虽贵,喜悦短暂,仕途不畅,壮志难酬,丝毫不影响李白遍访名山大川的心念。在“肯求归山”获皇上恩准后,李白再次潜入名山丽水。那里放养着他的仙性,飘逸自由和放荡不羁的精神,更蕴含着无穷的创造活力。

  天宝十五年,李白由宣城到庐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赋诗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美丽与险峻,如画一般呈送世人。

  开元年间,李白结识孟浩然,一见如故。黄鹤楼送别,李白写下友情,也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旷世感觉。进川入蜀,险峰幛叠,李白高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险峻凌厉,惊心动魄。

  山川河岳,在李白眼里,是精彩深沉最具韵味的大篇章。所看之处,无不为之动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会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指点山河,惊心惊艳,领意蕴深远,无有后人。

  同一时期,对山水情有独钟的还有杜甫。登泰山,杜甫高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秋登高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豪情壮志、忧思之情,情动山河,与山河共美。

  王维亦是高手,游走山川松林之间,抬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墨“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会天地意趣,让云水涤荡胸中。于山河曲直之中,发现了生命另一种境界。

  苏轼亦贬亦读,每有惊人发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扁舟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行走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河起伏,激起胸中无数涛浪。

  对他们,山河是大志,是铁马冰川,是玉洁冰心,是天同人情。

  今人对山河满怀爱意,却鲜能读得如此深邃。而生存的境遇,让阅读山河渐成奢望。时间和金钱,令无数人嗟吁感慨。如古人一般游历学读,只能成为人生梦想

  海子曾言,从明天起,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而明天,更多成为世人的美好心愿。

  但不读山河,人生不远。

  读书万卷,何如登一次泰山?那崎岖和壮观让人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攀黄山看云海,终知蹩脚的,最是天下语言。临九华,雾笼烟绕,细让希望落空,明白无常才是天道。访衡山、游玉龙雪山、入终南山,始知山山不同,山河里有历史沉浮,藏着万千故事。日落里看大海,渐悟岁月不过潮起潮落。雨中读西湖,才明白爱在天堂有曲折。夕阳下读塞外驼铃,觉到旷古沧桑。霜里看喀纳斯,方知何为大美.....

  窗外层林尽染的山谷,门前静水深流的小溪,哪一处不充满睿智与禅理?

  难怪,才不过翻看几页,几多故人,便有流连忘归的感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除了生存需要,他们更愿与山河同性,以诗文相礼。酷爱山河并非一概看破红尘,厌倦尘世,乃为山川无上品性膺服震撼。山河不语,却让人自得其性,以其包容海纳一切,亘古千年却未著一字。以其大让人自小,以平常处见大,方知无有穷尽。

  “前不见古人,后来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过悲情,确让世间人自惭。君纵有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势,也终不能把山河踏遍,更不用说看透悟尽。

  所以,古人只用远游相称,亦游亦学。读一场山河,就是与仁智的交流。远读近读,都是最好的遇见。哪怕平常,也要找个理由,近山近水。譬如陶潜,采菊不过是借道,实质是在读一眼远山空灵,那里有心情,有自己,有常人未见的哲理。

  有时,他们太过投入,以至付出了性命。传说中李贺无端落水,李白江中捞月,林黛玉月下沉湖,依我看,皆是读得太深,以至分不出戏里戏外。

  他们死了吗?非也,在他们世界,只是与天地融为一体罢了,山河即我,我即山河。不过是用千年理解一回,何论生死?

  不读山河,便无法理解那种境界。

  没有山河的养分,人生便没有力度。

  放眼天下,山河丰富而安静,如一本隽永的巨著。

  而我,亦向往细细品读,然后,老去。

散文推荐

散文分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