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世界
发布时间:2021-12-28 19:59:05
一天一世界
——读《钟鼓楼》
这是一本小说,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小说。我喜欢那种古色古香的意境,喜欢充满地方特色的作品,这部小说完全满足了我的口味。我最佩服的,是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刘心武只在这本书里写了一天,他向我们叙述这个故事的方式是独特的,从整体来看,以时间为顺序(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申酉之交)主要讲述了薛家娶亲这日发生的事。仅12个小时的事情,但文章的笔触决不停留在这12小时里,作者纵横千里、信手拈来,娓娓的向你讲述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的物事变迁,由钟鼓楼一带而延伸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物是人非,钟鼓楼风雨不变的屹立着,鉴证的人世间的对与错,见证着时间的款款而逝……而每个时间段又被细分为几个小段,每个小段有一个不同的重点描写的人物,这些人物与这场婚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在属于对他们的描写中却不一定与婚礼有关。如果说小说的主轴——薛纪跃和潘秀娅的婚礼——是一棵树,那必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
小说讲了北京一个四合院里的各色小人物一天之中发生的悲喜故事。作者借薛大娘家二儿子的婚事,向我们展现了几十张鲜活的脸孔,形形象象的人尽收于我们的眼底。其中的人物都是市井平民,但作者许是有意要说明没有一个人是平凡的。每一个人物都随着婚礼的进行自然而然的出场,但是出场后作者又会花大量笔墨来描述这个人物的人生背景。在书中多次出现了插叙、倒叙与回忆等多种表现手法,这样便让许多故事情节自然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紧凑的环节,能从各个人物身上延伸出另一段故事,浓郁京味的市井世相。书中的完整细腻是电视剧表现不了的。帮厨路纯喜、京剧演员詹台智珠、陷于暗恋的张秀藻、修鞋的荀师傅以及知识分子荀磊等等,他们让举办婚礼的四合院不再仅仅是一个场景,而是变得有生气。而对于这些小人物的背景描写丝毫不显多余——从人物本身来看,这令他/她鲜活起来;从整个故事来看,每个人看似独立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使人物在事件中的反映显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例如新郎关于手表的回想则使手表被偷后各人的反映不显得突兀……婚礼进行的同时,与故事相关的一些小人物身上也在发生着故事,作者对此同样投入较多笔墨。整个故事情节,就像目录顶端说的“并非开头”目录底端写的“并非结尾”。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开始过渡高潮结尾,只有时间这个切口,仅是一个片断,就把人物连成了圈,把历史连成了圈。透过这个圈,每个人都能看到过去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时间,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历史,也是一样。
《钟鼓楼》就像是文学版的《清明上河图》一样,向人展示一个时代的百姓生活与风俗人情。我喜欢刘心武的这种叙事方式,你读他的小说,不太觉得他在写小说,只觉得他就就象在你的耳边轻轻的说,他与读者的距离特别的近,读起来觉得很亲切。同时,跳出故事的情节来看这些看似与主轴无关的叙述,我看到了一副独特的时间画像。时间对于每个人是一样的,但似乎又是不一样。正如作者在书末所引用的爱因斯坦的理论。
我觉得读这本书,收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故事中的旁征博引,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北京文化,很多细节和用词;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对几十个人物有所侧重的描写,能够让我体会到在那个时代,各种各类人物的不同遭遇、命运、思想和价值观念。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部满眼都是时间论的小说要用《钟鼓楼》做题目。也许因为钟鼓楼见证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也许将它们和普通北京市民的一天做比较更显得层次分明富有哲理,也许钟鼓楼的故事太多太惨烈太宏大才能反衬出平凡百姓生活的波澜不惊鸡毛蒜皮,总之这个钟鼓楼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小说里。它就如俗世凡尘外的一双眼睛,默默关注,却缄默不语。对钟鼓楼来说,小四合院里的一天相对于千年风云变幻不过是一瞬,但这一瞬却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刘心武说得好: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我们无法掌握时代的脉动,但其实我们早已是时代的一份子。虽然个体是沧海一粟,可是一粒微尘也可以看世界,每张不同的面孔,每种不同的个性,细细品味,生活的真味在里面,真实的情绪也在里面。北京风情画《钟鼓楼》只写了一个小院一天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物来来去去也不过是曾到小院一去的人,却带出许多老北京的掌故,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酒馆酒肆、老北京的寺院、老北京的集市,还有老北京人的生存状态,真让人应接不暇。
生命能承载多少记忆,有的人过完一生也没有留下多少记忆,而智者则把过去的每一分每一秒沉淀了下来,变成一笔可观的财富。刘心武就是后者,世相百态,命运沉浮,时光在他身上刻下密密麻麻的印记,于是他用一个有趣的视角栩栩如生的记录了下来。一部作品,写活了一群群北京的市民,写活了一个活生生的北京城,这是不容易的。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